• 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wǎng) >> 污水處理技術(shù) >> 正文

    H.S.B.微生物生化法處理苯胺污水

    發(fā)布時(shí)間:2008-10-20 10:50:01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wǎng)

    1 處理工藝的確定


    1.1 污水水量、水質(zhì)


      苯胺采用硝基苯加熱至氣態(tài)和氫氣在催化劑作用下進(jìn)行加氫反應制成粗苯胺,再通過(guò)精制、脫去粗苯胺中的水及高沸點(diǎn)物質(zhì)制成成品苯胺。污水來(lái)自還原和精制過(guò)程,產(chǎn)生量為0.5 m3/h,苯胺含量:汽提前濃度為 20000~30000 mg/L,汽提后為1000~2000mg/L,暴露空氣后污水成棕色,是目前國內外較難處理的高濃度有機污水之一。

    1.2 處理工藝的選擇


      從1993年至1997年的4年中,為選擇較好的治理方法,攻關(guān)小組先后進(jìn)行了汽提法、樹(shù)脂吸附法、碳素纖維吸附法、萃取法、苯胺甲醛縮合法、超聲波法和生化法試驗,試驗定性結果見(jiàn)表1。

    表1  定性對比

    方法

    苯胺去除

    CODcr去除

    色度去除

    苯胺回收

    二次污染

    運行費用

    操作難度

    投資

    得分累計

    評價(jià)系數

    汽提法

    0

    0

    0

    2

    2

    2

    2

    1

    9

    0.219

    樹(shù)脂吸附法

    1

    1

    1

    0

    1

    0

    1

    0

    5

    0.122

    碳纖維吸附法

    1

    1

    1

    0

    1

    1

    1

    0

    5

    0.122

    萃取法

    1

    0

    0

    2

    0

    0

    1

    2

    7

    0.171

    苯胺甲醛縮合法

    1

    0

    0

    0

    0

    0

    0

    1

    3

    0.073

    生化法

    2

    2

    2

    0

    2

    2

    1

    1

    12

    0.293

    合計

                     

    1.000

      汽提法能處理高濃度污水且能回收污水中的苯胺。生化法雖不宜處理高濃度污水,但對較低濃度苯胺污水卻是可行的,且處理后的排放水中苯胺含量和CODCr、色度均能達到國家排放標準,將兩法串聯(lián)是處理苯胺污水的最佳方法。

      苯胺屬于較難生化降解的有機物,不易直接好氧分解。選擇厭氧—好氧串聯(lián)法,可利用厭氧生物使苯胺經(jīng)過(guò)酸化和甲烷化作用,分解為易降解產(chǎn)物,然后與好氧生物處理串聯(lián),使污染物除去。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具有污泥顆;、處理效率高、相分離好等特點(diǎn);好氧反應器中的間歇式活性污泥法具有投資少、處理水質(zhì)穩定、能有效除去氮元素等特點(diǎn),因而選用上述兩種反應器。

    1.3 菌種


      資料[1]顯示,苯胺分子中苯環(huán)的還原和斷裂以革蘭氏陰性微生物作媒介。用常規法培養的污泥中,基本不含有分解苯胺的優(yōu)勢菌種,所以選擇含有優(yōu)勢菌種的菌群是苯胺污水能否得到有效處理的關(guān)鍵。

      H.S.B.菌種系從深海湖泊底部、化工廠(chǎng)周?chē)寥兰捌渌鼉?yōu)勢菌種(80多種)中選取部分菌種形成特定配比,從而形成特殊順序的食物鏈,利用各菌種互生、異生、代謝關(guān)系,分解特定的有機物。目前,H.S.B.菌種研究人員已掌握帶有多個(gè)質(zhì)粒的新菌株,利用降解性質(zhì)粒的相容性,把能夠降解不同有機物的質(zhì)粒組合到一個(gè)菌株中,組成一個(gè)多質(zhì)新菌株,這樣使一種微生物能降解多種污染物,且能完成降解過(guò)程中的多個(gè)環(huán)節。另外還可以通過(guò)結合轉移不帶降解性質(zhì)粒的菌株帶上質(zhì)粒,獲得降解能力,構建出超級工程菌。H.S.B.菌種能處理上百種復雜的有機物[2],因此選定H.S.B.微生物作為菌種處理苯胺污水。

    2 生化中試試驗


      為了驗證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的可行性,進(jìn)行了規模為20L/h的生化中試試驗。

    2.1 試驗用水水質(zhì)(汽提后)

    表2  生化中試用水水質(zhì)

    項目

    苯胺/(mg.L-1)

    CODcr/(mg.L-1)

    色度/倍

    pH

    水溫/℃

    汽提后水質(zhì)

    1000-3000

    6000-8000

    625-2500

    7-8

    35-45

    平均水質(zhì)

    1500

    7000

    1000

    7.5

    40

    2.2 處理流程

      厭氧池和曝氣池操作順序見(jiàn)表3。

    表3 操作情況

    項目

    操作情況

    時(shí)間/h

    UASB

    進(jìn)水

    連續

     

    厭氧

    48

    SBR

    進(jìn)水

    1

     

    曝氣

    19

     

    沉降

    3

     

    出水

    1

      由表4可知,當進(jìn)水苯胺含量<2000 mg/L,CODcr<7000 mg/L時(shí),苯胺去除率達99.9%,

      CODcr 去除率達97.8%,出水苯胺含量<1 mg/L,CODcr<100 mg/L,色度<50倍,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準。根據試驗,去除1kg CODcr產(chǎn)生污泥約0.05 kg。

      上述結果表明,由臺灣引進(jìn)的H.S.B菌種對苯胺有較強的分解能力,且運行費用低,操作性強,可應用于生產(chǎn)。

    表4  處理前后苯胺、CODcr色度變化和去除率

    進(jìn)水

    厭氧出水

    曝氣出水

    去除率

    苯胺/(mg.L-1)

    CODcr/(mg.L-1)

    色度

    苯胺/%

    CODcr/(mg.L-1)

    色度

    苯胺/(mg.L-1)

    CODcr/(mg.L-1)

    色度

    苯胺/%

    CODcr/%

    色度

    750-1000

    4117-5780

    550-800

    135-200

    480-720

    100-150

    0

    45-50

    20-80

    100

    97.8-99.1

    95-99

    1000-1500

    5780-6450

    800-1300

    200-370

    852-1070

    100-150

    0

    45-60

    20-40

    100

    98.9-99.1

    96-99

    1500-2000

    6450-7000

    1300-1600

    370-560

    1070-1224

    100-150

    0

    45-60

    100

    99.0-99.2

    97-99

     

    3 工程應用


    3.1 工程設計參數


      苯胺污水處理工程在中試基礎上放大50倍進(jìn)行設計,基本流程與中試相似,但更加具有應變能力和可操作性,并且增加了廢水預處理系統,各級出水均可回流,處理苯胺污水能力為20~30 m3/d,主要工藝控制參數和指標為:原水pH值7~8,厭氧和曝氣溫度15~45℃,原水COD≤7000 mg/L,厭氧時(shí)間48 h,曝氣時(shí)間20 h,壓縮空氣壓力0.2~0.4 MPa。

    3.2 菌種馴化階段


      菌種馴化期為65d,馴化情況見(jiàn)表5。

    表5  菌種馴化情況

    進(jìn)水苯胺濃度/(mg.L-1)

    厭氧處理負荷/(kgCOD.-3

    好氧曝氣時(shí)間/h 

    出水苯胺濃度/(mg.L-1)

    2500

    0.58

    0

    未放流

    500-1000

    1.20

    48

    250-500

    1000-1500

    1.80

    24

    500-750

    1500-2000

    2.40

    220

    200-500

    2000-2500

    3.20

    220

    1-200

      1998年1月28日投加菌種,并進(jìn)入菌種馴化期,至3月31日,曝氣池中污泥濃度達2g/L,曝氣出水中苯胺含量小于1mg/L,污泥馴化取得成功。

    3.3 正常運行階段


      1998年4月至12月分析數據共218組,平均結果見(jiàn)表6。

    表6 分析數據均值

    進(jìn)水

    厭氧出水

    曝氣出水

    去除率

    苯胺/(mg.L-1)

    CODcr/(mg.L-1)

    苯胺/(mg.L-1)

    CODcr/(mg.L-1)

    苯胺/(mg.L-1)

    CODcr/(mg.L-1)

    苯胺/(mg.L-1)

    CODcr/(mg.L-1)

    800-2000

    <7000

    700-1000

    <2000

    <1

    <100

    >99

    >97

    4 H.S.B.法處理苯胺污水的一些探討


    4.1 菌種投加方式


      在工程施工中,將全部菌種投入厭氧池中,在裝置運行一定時(shí)間后,厭氧池中出現了污泥,說(shuō)明H.S.B.菌種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好氧細菌在厭氧池中處于休眠狀態(tài),而厭氧細菌逐漸生長(cháng)并相互結合成特有的顆粒狀污泥而沉降,處于休眠狀態(tài)的好氧細菌由于懸浮在水中而被帶入好氧池,遇到適宜環(huán)境再生長(cháng),結合成絮狀污泥。

      此種投加方式也說(shuō)明厭氧菌群和好氧菌群除某些優(yōu)勢菌種外,大部分菌種是相同的。此外,定期補加少量菌種有利于系統的正常運行,1999年該污水處理裝置補加過(guò)一次。

    4.2 毒物沖擊對菌種的影響


      UASB系統的顆粒狀污泥和循環(huán)裝置,具有對一定的毒物沖擊的耐受性,但如果較長(cháng)時(shí)間的高濃度污水進(jìn)入系統,菌種生長(cháng)將受到抑制,并有可能形成單胞狀態(tài)而破壞生物聚集體(顆;蛐鯛睿,而且單胞狀態(tài)的菌種易隨污水流失。

    4.3 泡沫問(wèn)題


      在生化處理調試和運行中,經(jīng)常有大量泡沫產(chǎn)生的現象,其原因有以下幾類(lèi):

     、 由于C、N、P配比失衡或水中氧含量過(guò)高而破壞菌種生長(cháng)平衡,諾卡氏菌種的過(guò)量生長(cháng)將引起灰褐色和粘稠泡沫;

     、 菌種受毒物沖擊導致細胞破裂釋放原生質(zhì)而引起泡沫。

      這兩種情況往往出現泡沫封池現象,須及時(shí)處理。

    4.4 活性炭的作用


      活性炭表面具有一定數量的羥基、醛基和羰基,易與細菌結合成為細菌的載體。UASB厭氧池中顆粒污泥的形成不依賴(lài)載體,但活性炭加入有利于吸附懸浮在水中的單胞菌種而避免菌種流失,而且對苯胺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和緩沖毒物沖擊的作用。由于頻繁排水和操作上的一些問(wèn)題,適時(shí)補加少量活性炭是必要的。

    4.5 污泥增長(cháng)問(wèn)題


      H.S.B.菌種由于種類(lèi)較全,分解能力較強,因而污泥產(chǎn)生量很少,如果在一定周期后適當增加曝氣時(shí)間,采用延時(shí)曝氣法,還將減少剩余污泥產(chǎn)生量。
    相關(guān)推薦
    技術(shù)工藝案例
    2020精品极品国产色在线观看|亚洲午夜高清国产拍|久久免费国产精品|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无码伊人久久大杳焦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