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電話(huà):400-000-2365

    中水回用設計方案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wǎng) 時(shí)間:2011-12-28 15:53:31

    污水處理技術(shù) | 匯聚全球環(huán)保力量,降低企業(yè)治污成本

    1 總論
    1.1 概述
    聯(lián)合國早在1977年2月就向全世界發(fā)出警告“水不久將成為一個(gè)重要的全球性危機”。如今,全世界面臨水資源危機,產(chǎn)生的原因主要包括用水量急劇增加、水污染、水資源開(kāi)發(fā)不合理、浪費嚴重等幾個(gè)方面。隨著(zhù)社會(huì )的迅速發(fā)展和文明的不斷進(jìn)步,特別是人口的急劇增加,人類(lèi)對水的依賴(lài)程度越來(lái)越高,世界用水量急劇增加。
    我國是一個(gè)水資源短缺的國家,人均水資源量約為2200 m3,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且,我國用水浪費嚴重,水資源利用效率較低。目前,我國農業(yè)用水利用率僅為40%~50%,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只有0.4左右。工業(yè)方面,工業(yè)用水重復利用率低,僅為20%~40%,單位產(chǎn)品用水定額高。城市生活用水方面,供水管網(wǎng)和衛生設備的漏水是形成浪費的主要原因,我國城市供水管網(wǎng)的漏水量約占全部供水量的10%左右。
    此外,我國產(chǎn)業(yè)結構不合理,高耗水量行業(yè)發(fā)展集中,生產(chǎn)管理水平低,生產(chǎn)用水浪費嚴重;人們思想認識模糊,缺乏危機感,節水意識差,城市生活用水、家庭用水浪費現象普遍;缺少全局控制,違反生態(tài)規律發(fā)展,出現掠奪式開(kāi)發(fā)、浪費式利用、混亂式管理;水的重復利用率低,相關(guān)法律、制度不健全,都是我國水資源危機出現的原因。
    中水回用,是解決城市水資源危機的重要途徑,也是協(xié)調城市水資源與水環(huán)境的根本出路,生活污水處理回用,既能減小對地下水的開(kāi)采,又能給我們帶來(lái)一定的經(jīng)濟效益。中水是指各種排水經(jīng)處理后,達到規定的水質(zhì)標準,可在生活、市政、環(huán)境等范圍內雜用的非飲用水。因為它的水質(zhì)指標低于生活飲用水的水質(zhì)標準,但又高于允許排放的污水的水質(zhì)標準,處于二者之間,所以叫做“中水”。   
     由于“水危機”的困擾,許多國家和地區積極著(zhù)手鞏固和加強節水意識以及研究城市廢水再生與回用工作。城市污水回用就是將城市居民生活及生產(chǎn)中使用過(guò)的水經(jīng)過(guò)處理后回用。有兩種不同程度的回用:一種是將污水處理到可飲用的程度,而另一種則是將污水處理到非飲用的程度。對于前一種,因其投資較高、工藝復雜,非特缺水地區一般不常采用。多數國家則是將污水處理到非飲用的程度,在此引出了中水概念。中水也就是將人們在生活和生產(chǎn)中用過(guò)的優(yōu)質(zhì)雜排水(不含糞便和廚房排水)、雜排水(不含糞便污水)以及生活污(廢)水經(jīng)集流再生處理后回用,充當地面清潔、澆花、洗車(chē)、空調冷卻、沖洗便器、消防等不與人體直接接觸的雜用水。
    1.2 設計依據
    1、《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J14-87);
    2、《生活雜用水水質(zhì)標準》(GB/T18920-2002);
    3、《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J15-88;
    4、《建筑中水設計規范》GB50336-2002;
    5、《居民小區給水排水設計規范》(CECS57-94);
    6、回用水標準符合國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觀(guān)環(huán)境用水水質(zhì)》(GB/T18921-2002);
    7、建設方提供的有關(guān)生活污水水質(zhì)、水量、布局、工程圖紙等基礎資料;
    8、其他相關(guān)標準及規范。
    1.3 設計原則
    1、中水處理回用工程以投資省,運轉費用低,占地面積小為原則。
    2、處理系統先進(jìn),設備運行穩定可靠,維護簡(jiǎn)單、操作方便。
    3、污水處理系統不產(chǎn)生二次污染源污染環(huán)境。
    4、控制管理按處理工藝過(guò)程要求盡量考慮自控,降低運行操作的勞動(dòng)強度,使污水處理站運行可靠、維護方便,提高污水處理站運行管理水平。
    2  工藝設計
    2.1 設計水量水質(zhì)及用水標準
    本項目洗浴污水排放量約65m3/d,本工程設計時(shí)考慮到因有調節池對水量的調節,后續構筑物的設計處理能力為3.0m3/h。污水處理后全部回用于綠化等,污水深度處理部分的處理能力為3.0m3/h。經(jīng)取樣和參考類(lèi)似工程設計經(jīng)驗,確定設計水質(zhì)表2-1。

    表2-1設計進(jìn)出水水質(zhì)

    項目

    COD Cr (mg/L)

    BOD 5 (mg/L)

    SS(mg/L)

    NH 3 -N(mg/L)

    LAS(mg/L)

    原水水質(zhì)

    250 ~ 350

    150 ~ 200

    150 ~ 220

    20 ~ 30

    5 ~ 8

    設計水質(zhì)

    350

    200

    220

    30

    8

    出水水質(zhì)

    ≤50

    ≤10

    ≤5

    ≤5

    ≤0.5

    中水用于景觀(guān)環(huán)境用水,其水質(zhì)應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觀(guān)環(huán)境用水水質(zhì)》GB/T18921-2002的規定。中水用作城市雜用水,其水質(zhì)應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雜用水水質(zhì)》GB/T 18920-2002的規定。見(jiàn)表2-2。

    表2-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觀(guān)用水水質(zhì)(GB/T18921 -2002)(mg/L)

    序號

    項目

    觀(guān)賞性景觀(guān)環(huán)境用水

    娛樂(lè )性景觀(guān)環(huán)境用水

    河道類(lèi)

    湖泊類(lèi)

    水景類(lèi)

    河道類(lèi)

    湖泊類(lèi)

    水景類(lèi)

    1

    基本要求

    無(wú)漂浮物,無(wú)令人不愉快的嗅和味

    2

    PH (無(wú)量綱)

    6.0~9.0

    3

    五日生化需氧量 ≤

    10

    6

    6

    4

    懸浮物 SS ≤

    20

    10

    ——

    5

    濁度 ( NTU) ≤

    ——

    ——

    5.0

    6

    溶解氧 ≥

    1.5

    2

    7

    總磷(以 P 計) ≤

    1.0

    0.5

    1.0

    0.5

    8

    總氮 ≤

    15.0

    15

    9

    氨氮(以 N 計) ≤

    5.0

    5

    10

    色度(度) ≤

    30.0

    30

    11

    石油類(lèi) ≤

    1.0

    1.0

    12

    余氯 b ≥

    0.05

    0.05

    13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 ≤

    0.5

    0.5

    14

    糞大腸菌群(個(gè) /L) ≤

    10000

    2000

    500

    不得檢出

    注 1 :對于需要通過(guò)管道輸送再生水的非現場(chǎng)回用情況采用加氯消毒方式;而對于現場(chǎng)回用情況不限制消毒方式。 注 2 :若使用未經(jīng)過(guò)除磷脫氮的再生水作為景觀(guān)環(huán)境用水,鼓勵使用本標準的各方在回用地點(diǎn)積極探索通過(guò)人工培養具有觀(guān)賞價(jià)值水生植物的方法,使景觀(guān)水體的氮磷滿(mǎn)足表??的要求,使再生水中的水生植物有經(jīng)濟合理的出路。

    a “——” 表示對此項無(wú)要求; b 接觸實(shí)際不應低于 30min 的余氯。對于非加氯消毒方式無(wú)此項無(wú)要求。

    2.2 工藝選擇
    中水回用處理一般包括預處理、主處理及深度處理三個(gè)階段。其中預處理階段主要有格柵和調節池兩個(gè)處理單元,主要作用是去除污水中的固體雜質(zhì)和均勻水質(zhì);主處理階段是中水回用處理的關(guān)鍵,主要作用是去除污水的溶解性有機物;深度處理階段主要以消毒處理為主,保證出水達到中水水標準。
    中水回用主處理技術(shù)主要包括生物法、物化法及膜分離法。其中生物處理法是利用水中微生物的吸附、氧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機物,包括好氧和厭氧微生物處理,一般采用多種工藝相結合的辦法;物理化學(xué)處理法以混凝沉淀(氣。┘夹g(shù)及活性炭吸附相結合為基本方式,提高出水水質(zhì),但運行費用較高;膜處理技術(shù)一般采用超濾(微濾)或反滲透膜處理,其優(yōu)點(diǎn)是SS去除率很高,占地面積少等優(yōu)點(diǎn)。
         中水回用處理為達到最佳的處理效果,一般采用多種工藝相結合的辦法。根據國內外中水回用處理技術(shù)的發(fā)展狀況,相關(guān)專(zhuān)家學(xué)者總結出國內外常用的典型工藝流程,見(jiàn)表2-3。

    表2-3    中水回用處理典型處理流程

    序號

    處   理   流   程

    1

    格柵→調節池→混凝沉淀(氣。瘜W(xué)氧化→消毒

    2

    格柵→調節池→一級生化處理→過(guò)濾→消毒

    3

    格柵→調節池→一級生化處理→沉淀→二級生化處理→沉淀→過(guò)濾→消毒

    4

    格柵→調節池→絮凝沉淀(氣。^(guò)濾→活性炭→消毒

    5

    格柵→調節池→一級生化處理→混凝沉淀→過(guò)濾→活性炭→消毒

    6

    格柵→調節池→一級生化處理→二級生化處理→混凝沉淀→過(guò)濾→消毒

    7

    格柵→調節池→絮凝沉淀→膜處理→消毒

    8

    格柵→調節池→生化處理→膜處理→消毒

    表中第1、4和7是以物理化學(xué)處理為主的處理流程,處理方法主要有混凝沉淀或氣浮、化學(xué)氧化法(二氧化氯、臭氧、次氯酸鈉、氯、碘化鉀等)、活性炭吸附法。具有流程簡(jiǎn)單、占地少、設備密閉性好、無(wú)臭味、易管理的特點(diǎn)。第2、3、5和6是以生化處理為主的處理流程。以?xún)?yōu)質(zhì)雜排水和雜排水為中水水源時(shí),采用生化處理的目的是去除水中的洗滌劑。過(guò)去常采用生物轉盤(pán)法,因室內臭味問(wèn)題一直未能解決,所以成功實(shí)例不多,目前,多采用接觸生物膜法。以生活排水為中水水源,采用二級生化處理時(shí),多采用A/O法和A2/O。第8為物化與生化處理相結合的處理流程。其中,第7和8流程中含有濾膜裝置,具有裝置小型簡(jiǎn)單、可以間斷運行和無(wú)污泥的特點(diǎn)。
    隨著(zhù)中水回用處理技術(shù)的不斷發(fā)展,越來(lái)越多的新技術(shù)被廣泛應用,其中以臭氧氧化消毒技術(shù)及連續超濾技術(shù)表現得最為突出。O3作為高效的無(wú)二次污染的氧化劑,是常用氧化劑中氧化能力最強的(O3>ClO2>Cl2>NH2Cl),其氧化能力是氯的2倍,殺菌能力是氯的數百倍,能夠氧化分解水中的有機物,氧化去除無(wú)機還原物質(zhì),能極迅速地殺滅水中的細菌、藻類(lèi)、病原體等。
    本工程即采用生化處理、連續超濾、催化氧化及活性炭吸附等主要工藝,經(jīng)過(guò)有機合理的組合,以期達到最佳的處理效果,滿(mǎn)足回用要求。
    2.3 工藝流程
    根據處理的廢水水量、水質(zhì)及處理要求,本方案采用生化處理與物化處理相結合的工藝思路,工藝流程如圖2 -1所示。


     

    圖2-1 中水回用處理工藝流程圖

    2.4  流程說(shuō)明
    2.4.1 污水收集
    排放污水在污水調節池中收集均質(zhì),調節池前端設置隔柵井。
    2.4.2 毛發(fā)捕集
    本工程毛發(fā)聚集器設于污水泵吸水管上,毛發(fā)聚集器要求如下:1、過(guò)濾網(wǎng)的有效過(guò)水面積等于連接管截面面積的2.5倍;2、過(guò)濾網(wǎng)的孔徑為3mm。
    2.4.3  A2/O系統
    采用A2/O工藝,即廢水先經(jīng)厭氧兼氧處理,然后進(jìn)入好氧處理。這樣的流程可以提高廢水中有機污染物的生物可降解性,運行得當還能達到脫氮效果。A2/O池出水在二沉池內進(jìn)行分離,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厭氧池、兼氧池及好氧池,剩余生化污泥接入污泥池。
    二沉池出水進(jìn)入中間水池,以備后續過(guò)濾氧化反應。
    2.4.4 過(guò)濾系統
    生化出水首先經(jīng)過(guò)砂濾罐,罐內置石英砂。該裝置主要用于去除出水中較細小的固體顆粒和其它懸浮在水中的微小雜質(zhì)。本工藝采用新型的高效濾料,此濾料由多種介質(zhì)混合加工而成,具有強度高、過(guò)濾流速高、反沖洗方便和效果穩定可靠等特點(diǎn),從而使其對進(jìn)水的過(guò)濾凈化功能大大增強,提高了出水的水質(zhì)狀況。
    砂濾出水在中間水箱中收集,經(jīng)過(guò)提升泵提升至精密過(guò)濾器,之后進(jìn)入超濾系統,超濾系統截流廢水中所有的微小懸浮物及微生物等。
    2.4.5 氧化消毒系統
    經(jīng)過(guò)砂濾的廢水進(jìn)入高級催化氧化系統,臭氧氣由臭氧發(fā)生器產(chǎn)生,反應過(guò)程加入催化劑雙氧水,高級氧化過(guò)程幾乎去除掉污水中所有細菌及有機物等,確保出水符合回用水標準。
    2.4.5 活性炭吸附系統
    吸附法常用來(lái)去除水中的有機物、膠體物質(zhì)、微生物等。而活性炭是目前水處理中最為常用的吸附劑,其處理效果好、占地面積小、管理方便、又可再生。同時(shí),對某些金屬及其化合物也有很強的吸附能力。本裝置并非單純的采用活性炭吸附,而是將活性炭進(jìn)行了一種特殊處理,加大了活性炭的吸附容量,從而加強了活性炭的吸附效果,使出水水質(zhì)更加提高。
    活性炭吸附出水在回用水池中收集待用。供水采用變頻泵組。
    2.4.6 廢尾氣處理系統
    生化系統產(chǎn)生廢氣經(jīng)過(guò)引風(fēng)機收集,進(jìn)入氣相氧化塔,塔內通入臭氧,氧化后接入風(fēng)管排放。
    2.5  主要建、構筑物尺寸及設計參數
    2.5.1 調節池
    用于排出污水的收集均質(zhì),設計停留時(shí)間48小時(shí)。平面尺寸4.0m×8.0m,有效水深4.0m,總深4.5m,有效容積128m3。內設穿孔曝氣管,用于廢水的氣力攪拌,池底設置集水井,配置潛水式排污泵兩臺,Q=3.0m3/h,H=10.0m,一用一備,用于廢水的提升。
    2.5.2 A2/O池
    A2/O生化池設計停留時(shí)間84小時(shí),其中厭氧池停留時(shí)間30小時(shí),平面尺寸4.0m×5.0m,有效水深4.0m,總深4.5m,有效容積80m3,池內置彈性立體填料,用于厭氧微生物的生長(cháng);兼氧池停留時(shí)間45小時(shí),平面尺寸6.0m×5.0m,有效水深4.0m,總深4.5m,有效容積120m3,池內置彈性立體填料及穿孔曝氣管,為兼氧微生物提供生長(cháng)住所及所需氧源。好氧池停留時(shí)間24小時(shí),平面尺寸3.0m×5.0m,有效水深4.0m,總深4.5m,有效容積60m3,池內置彈性立體填料及微孔曝氣器,為好氧微生物提供生長(cháng)場(chǎng)所及所需氧源。
    生化系統氧氣源由風(fēng)機提供,采用羅茨風(fēng)機兩臺,Q=1.30m3/min,ΔP=49mkPa,
    2.5.3 二沉池及污泥池
    二沉池平面尺寸3.0m×3.0m,有效水深4.0m,總深4.5m,表面負荷0.3m3/m2•h。二沉池底部設泥斗。污泥池平面尺寸3.0m×3.0m,有效水深4.0m,總深4.5m,底部設泥斗,設置潛水式排污泵兩臺,Q=3.0m3/h,H=10.0m,一用一備,用于污泥的回流及剩余污泥輸送。
    2.5.4 中間水池
    污水經(jīng)過(guò)生化處理,二沉池出水進(jìn)入中間水池,中間水池平面尺寸3.0m×5.0m,有效水深4.0m,總深4.5m,有效容積60m3。設置中間水泵,Q=3.0m3/h,H=15.0m,將中間水池清水打入砂濾系統。
    2.5.5 回用水池
    回用水池用于處理后中水的儲存待用,設置變頻泵組。
    2.5.6 綜合機房
    綜合機房設于地下室,內設風(fēng)機房、電控室及設備室等。
    2.6  主要設備
    主要設備見(jiàn)表2-4。

    表2-4 主要設備表

    序號

    名 稱(chēng)

    主要技術(shù)參數

    數量

    備注

    型號規格

    性能參數

    1

    格柵

    B=3~8mm

    1

    2

    毛發(fā)聚集器

    1

    3

    廢水提升泵

    Q=3.0m 3 /h , H=10.0m

    2

    潛水式

    4

    風(fēng)機

    HSR50

    Q=1.30m 3 /min , Δ P=49mkPa

    2

    5

    彈性填料

    Φ150

    250

    6

    穿孔曝氣管

    1

    7

    微孔曝氣器

    ZH215

    50

    8

    污泥回流泵

    Q=3.0m 3 /h , H=10.0m

    2

    潛水式

    9

    中間水泵

    Q=3.0m 3 /h , H=10.0m

    2

    立式離心泵

    10

    砂濾罐

    Φ0.8× 2.5m

    處理能力 Q=3.0m 3 /h

    2

    鋼防腐

    11

    中間水箱

    PT5000L

    1

    PE

    12

    超濾系統

    包含以下

    非標、成套

    進(jìn)水泵

    Q=3.0m 3 /h , H=20.0m

    2

    保安過(guò)濾器

    處理能力 Q=3.0m 3 /h

    1

    超濾膜組件

    4040

    處理能力 Q=3.0m 3 /h

    1

    機架

    1

    鋼防腐

    清洗系統

    化學(xué)清洗,反沖洗

    1

    控制系統

    1

    13

    臭氧發(fā)生器

    50g/h

    1

    14

    高級氧化系統

    包含以下

    1

    進(jìn)水增壓泵

    Q=3.0m 3 /h , H=20.0m

    氧化塔

    Φ0.8× 2.5m

    處理能力 Q=3.0m 3 /h

    鋼防腐

    臭氧氣混合器

    15

    自動(dòng)加藥系統

    包含以下

    1

    非標、成套

    藥箱

    PT200L

    5

    加藥計量泵

    酸堿、水處理藥劑、催化劑等

    6

    PH 計

    3-2716 ( 8750 )

    2

    液位計等

    3

    16

    活性炭吸附罐

    Φ0.8× 2.5m

    處理能力 Q=3.0m 3 /h

    1

    鋼防腐

    17

    廢氣收集系統

    收集能力 Q=200m 3 /h

    1

    非標、成套

    18

    尾氣氧化系統

    處理能力 Q=200m 3 /h

    1

    非標、成套

    19

    電氣控制柜

    含 PLC, 控制編程等

    1

    非標、成套

    2.7  預期處理效果
    預期處理效果見(jiàn)表2-5。

    表2-5 預期處理效果

    序號

    廢水名稱(chēng)

    水量

    COD

    BOD

    SS

    PH

    t/d

    mg/L

    mg/L

    mg/L

    1

    原水

    65

    350

    200

    220

    6.0~9.0

    2

    厭氧 + 兼氧出水

    65

    250

    150

    /

    /

    3

    好氧出水

    65

    120

    120

    /

    /

    4

    混凝砂濾 +CMF 出水

    65

    80

    15

    10

    /

    5

    氧化消毒出水

    65

    30

    10

    5

    /

    6

    活性炭吸附

    65

    20

    5

    5

    /

    7

    回用標準

    /

    50

    10

    5

    6.0~9.0

    根據對相關(guān)中水回用的試驗研究及工程實(shí)踐,各處理單元要達到上述預期的處理效率是可能的。
    3 土建設計
    3.1  建筑設計
    略。
    3.2  結構設計
    污水處理構筑物均為蓄水構筑物,采用防水整體現澆鋼砼結構。
    3.3  主要工程材料
    1、磚選用Mu7.5。
    2、砂漿選用;A以下M5水泥砂漿,基礎以上M5混合砂漿。
    3、混凝土。建筑物選用C20砼;道路、地坪選用C15,墊層C10;構筑物采用C25砼,部分構筑物應摻入FN-M砼膨脹劑?節B標號S≥6。
    4、鋼材。采用Ⅰ(Φ)級、Ⅱ(Φ)級鋼,電焊條用E43、E50。
    5、所有砼用砂石均應洗凈,剔除泥木草根雜物,級配合理。
    6、石灰采用純凈塊灰并預先化漿待用。
    4  電氣、儀表
    廢水處理工程電氣為三級負荷,擬直接從廠(chǎng)區變電室引380V電源至本工程。動(dòng)力設備保護按廠(chǎng)內現有系統,接地電阻≤10Ω。電控室設配電屏一面,水泵、壓濾機在控制室控制,并結合現場(chǎng)控制。
    工程內照明采用馬路彎燈,照明線(xiàn)路為BV線(xiàn)管。
    本工程用電負荷見(jiàn)表4-1。具體參見(jiàn)http://www.sharpedgetext.com更多相關(guān)技術(shù)文檔。

    表4-1 用電負荷

    設備名稱(chēng)

    裝機容量

    數量

    工作

    日工作時(shí)間( hr )

    日用電量( kWh )

    備注

    ( kW )

    參數

    污水提升泵

    0.75

    2

    1

    24

    18

    一用一備

    風(fēng)機

    2.2

    2

    1

    24

    52.8

    一用一備

    污泥泵

    0.75

    2

    1

    24

    18

    一用一備

    中間水泵

    0.75

    2

    1

    24

    18

    一用一備

    超濾系統中間水泵

    0.75

    2

    1

    24

    18

    一用一備

    氧化系統增加泵

    1.5

    2

    1

    24

    36

    一用一備

    臭氧發(fā)生器

    1.5

    1

    1

    24

    36

    尾氣收集風(fēng)機

    1.5

    2

    1

    24

    36

    一用一備

    供水變頻泵組

    2.2

    2

    1

    24

    52.8

    一用一備

    合計

    285.6

    由上表可知,本工程總裝機容量22.3kW,實(shí)際運行容量11.9kW。實(shí)際用電容量為285.60×0.75=214.2 kWh/d,其中0.75為功率因數。
    5  給排水
    略。
    6  勞動(dòng)定員
    本工程勞動(dòng)定員1人,兼職作為中水回用工程現場(chǎng)的控制及管理等。
    7 投資估算
    設備及總投資估算見(jiàn)表7-1。

    表7-1  投資估算(萬(wàn)元)

    序號

    名 稱(chēng)

    規 格

    數量

    單價(jià)

    總價(jià)

    備注

    (萬(wàn)元)

    (萬(wàn)元)

    土建

    m 3

    1

    綜合池

    13.0×10.0×4.5m

    585

    0.05

    29.25

    鋼砼

    2

    水池防腐

    120

    0.04

    4.8

    環(huán)氧樹(shù)脂

    土建費小計

    34.05

    設備

    1

    格柵

    B=5mm

    1

    0.20

    0.20

    U-PVC

    2

    毛發(fā)聚集器

    1

    0.20

    0.20

    3

    廢水提升泵

    Q=3.0m 3 /h , H=10.0m

    2

    0.50

    1.00

    一用一備 

    4

    風(fēng)機

    HSR50

    2

    0.80

    1.60

    交替使用 

    5

    彈性填料

    Φ150

    250

    0.04

    10.00

    6

    穿孔曝氣管

    2

    0.20

    0.40

    7

    微孔曝氣器

    ZH215

    50

    0.04

    2.00

    8

    污泥泵

    Q=3.0m 3 /h , H=10.0m

    2

    0.40

    0.80

    一用一備 

    9

    中間水泵

    Q=3.0m 3 /h , H=10.0m

    2

    0.40

    0.80

    一用一備 

    10

    砂濾罐

    處理能力 Q=3.0m 3 /h

    1

    1.50

    3.00

    交替使用 

    11

    中間水箱

    PT5000

    1

    0.40

    0.40

    12

    超濾系統

    處理能力 Q=3.0m 3 /h

    1

    6.00

    6.00

    非標、成套 

    13

    臭氧發(fā)生器

    50g/h

    1

    7.50

    7.50

    14

    高級氧化系統

    處理能力 Q=3.0m 3 /h

    1

    8.50

    8.50

    非標、成套 

    15

    活性炭過(guò)濾罐

    處理能力 Q=3.0m 3 /h

    1

    2.50

    2.50

    鋼防腐 

    16

    自動(dòng)加藥系統

    PH 自動(dòng)調節、水處理藥劑、催化劑自動(dòng)加入等

    1

    5.00

    5.00

    非標、成套

    17

    尾氣收集系統

    生化尾氣

    1

    4.00

    4.00

    非標、成套 

    18

    尾氣氧化系統

    氣相氧化塔

    1

    6.50

    6.50

    非標、成套

    19

    管閥件

    1

    5.00

    5.00

    20

    電氣控制柜

     含 PLC 及編程等

    1

    6.00

    6.00

    非標、成套 

    設備費小計

    71.40

    直接費合計

    105.45

    其他費用

    1

    設計費

    直接費 ×5%

    5%

    5.27

    2

    調試費

    直接費 ×3%

    3%

    3.16

    3

    污泥費

     厭氧、兼氧及好氧微生物培養引種

    2.00

    4

    設備安裝費

    設備費 ×5%

    5%

    3.57

    5

    管理費

    直接費 ×3%

    5%

    5.27

    6

    稅金

    工程總價(jià) ×4.3%

    5.59

    小計

    24.87

    工程總費用

    130.32

    說(shuō)明:本方案未包含道路、綠化及特殊的基坑維護費用。
    8  運行成本
    8.1 廢水處理運行費用
    廢水處理運行費用主要包括電費、人工費及藥劑費,各項取費分別為:
    1、電費
    由表4-1用電容量統計可知,本工程實(shí)際電耗為214.2kWh/d ,折算成單位廢水的電耗為3.30kWh/m3廢水。按電價(jià)0.70元/kWh計,則電費為3.30kWh/m3廢水×0.70元/kWh=2.30元/m3廢水。
    2、人工費
    勞動(dòng)定員1人,每人每月1200.00計,則人工費為1人×1200元/人月÷(65m3/d×30d/月)=0.62元/m3廢水。
    3、運行總費用
    根據上述論述,該污水處理站綜合廢水處理運行費用為2.30+0.62=2.92元/m3廢水。滿(mǎn)負荷年運行總費用為:2.92元/m3廢水×65m3/d×360d/年=6.83萬(wàn)元/年。
    9  主要技術(shù)經(jīng)濟指標
    1、處理規模:65m3/d
    2、工程總投資:130萬(wàn)元
    3、總裝機容量:22.3kW
    4、勞動(dòng)定員:1人
    5、占地面積:400m2
    6、年運行總費用:6.83萬(wàn)元
    2020精品极品国产色在线观看|亚洲午夜高清国产拍|久久免费国产精品|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无码伊人久久大杳焦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