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wǎng) >> 技術(shù)轉移 >> 正文

    高新電池廢水有機物復合降解裝置

    發(fā)布時(shí)間:2024-4-19 9:22:56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wǎng)

    公布日:2023.04.28

    申請日:2023.03.16

    分類(lèi)號:C02F9/00(2023.01)I;C02F1/463(2023.01)I;C02F3/02(2023.01)I;C02F3/34(2023.01)I;C02F1/74(2023.01)I;C02F1/00(2023.01)I;C02F101/30(2006.01)N

    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廢水處理技術(shù)領(lǐng)域,具體公開(kāi)了一種電池廢水有機物的復合降解系統,包括電絮凝沉淀機構、生物降解機構、好氧曝氣機構、電磁連通管、格柵機和疊螺機,電磁連通管的數量為兩個(gè),生物降解機構通過(guò)一個(gè)電磁連通管與電絮凝沉淀機構連通,好氧曝氣機構通過(guò)另一個(gè)電磁連通管與生物降解機構連通,格柵機設置于電絮凝沉淀機構的內部,疊螺機的輸入端與格柵機的輸出端連通,并位于格柵機的一側。以上結構的設置,以此進(jìn)行電絮凝、生物降解和曝氣增氧的方式對廢水進(jìn)行處理,可以大幅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同時(shí)降低廢水中COD的含量,以此達到廢水的排放標準,達到保護環(huán)境降低對人體危害的目的。

    1.jpg

    權利要求書(shū)

    1.一種電池廢水有機物的復合降解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電絮凝沉淀機構、生物降解機構、好氧曝氣機構、電磁連通管、格柵機和疊螺機,所述電磁連通管的數量為兩個(gè),所述生物降解機構通過(guò)一個(gè)所述電磁連通管與所述電絮凝沉淀機構連通,所述好氧曝氣機構通過(guò)另一個(gè)所述電磁連通管與所述生物降解機構連通,所述格柵機設置于所述電絮凝沉淀機構的內部,所述疊螺機的輸入端與所述格柵機的輸出端連通,并位于所述格柵機的一側。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池廢水有機物的復合降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絮凝沉淀機構包括電絮凝倉、支板、鐵板、鋁板和升降組件,所述升降組件設置于所述電絮凝倉的一側,所述支板設置于所述升降組件的一側,所述鐵板與所述支板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支板的下端,所述鋁板與所述支板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支板的下端。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電池廢水有機物的復合降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絮凝沉淀機構還包括轉盤(pán)、電機架、驅動(dòng)電機、聯(lián)軸桿和絞龍,所述轉盤(pán)與所述支板轉動(dòng)連接,并嵌于所述支板的內部,所述電機架與所述支板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支板的上端,所述驅動(dòng)電機與所述電機架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電機架的上端,且所述驅動(dòng)電機的輸出端貫穿所述電機架,所述聯(lián)軸桿的兩端分別與所述驅動(dòng)電機的輸出端和所述轉盤(pán)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驅動(dòng)電機和所述轉盤(pán)之間,所述絞龍與所述轉盤(pán)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轉盤(pán)的下端。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電池廢水有機物的復合降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降解機構包括生物降解倉、高壓噴管、支管、小型電磁閥、控藥組件和藥倉,所述生物降解倉通過(guò)所述電磁連通管與所述電絮凝倉連通,所述高壓噴管與所述生物降解倉連通,并位于所述生物降解倉的一側,所述支管與所述高壓噴管連通,并位于所述高壓噴管的外表壁,所述小型電磁閥與所述支管連通,并位于所述支管遠離所述高壓噴管的一端,所述控藥組件與所述高壓噴管連通,并位于所述高壓噴管的上端,所述藥倉與所述控藥組件連通,并位于所述控藥組件的上端。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電池廢水有機物的復合降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藥組件包括筒體、第一電磁蝶閥和第二電磁蝶閥,所述第一電磁蝶閥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筒體和所述高壓噴管連通,并位于所述筒體和所述高壓噴管之間,所述第二電磁蝶閥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筒體和所述藥倉連通,并位于所述筒體和所述藥倉之間。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電池廢水有機物的復合降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曝氣機構包括好氧曝氣倉、曝氣管、曝氣風(fēng)機和曝氣輸出架,所述曝氣風(fēng)機設置于所述好氧曝氣倉的一側,所述曝氣輸出架與所述好氧曝氣倉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好氧曝氣倉的內部,所述曝氣管的一端與所述曝氣風(fēng)機的輸出端連通,并位于所述曝氣風(fēng)機的一側,所述曝氣管的另一端與所述曝氣輸出架連通,并位于所述曝氣輸出架的外表壁。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電池廢水有機物的復合降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氣輸出架包括主管體、分流管和連接管,所述主管體與所述好氧曝氣倉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好氧曝氣倉的內部,所述分流管的數量為多根,每根所述分流管分別與所述主管體連通,并分別位于所述主管體的外表壁,所述連接管的兩端分別與所述主管體和所述曝氣管連通,并位于所述主管體和所述曝氣管之間。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電池廢水有機物的復合降解系統,其特征在于,每個(gè)所述電磁連通管包括第一管體、第二管體和電磁閥本體,所述電磁閥本體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管體和所述第二管體連通,并分別位于所述第一管體和所述第二管體之間。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池廢水有機物的復合降解系統,旨在解決現有技術(shù)中的排出的廢水COD依舊較高,并且其中的有機物并未得到有效處理,在廢水之中仍存在大量的有機污染物的技術(shù)問(wèn)題。

    為實(shí)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一種電池廢水有機物的復合降解系統,包括電絮凝沉淀機構、生物降解機構、好氧曝氣機構、電磁連通管、格柵機和疊螺機,所述電磁連通管的數量為兩個(gè),所述生物降解機構通過(guò)一個(gè)所述電磁連通管與所述電絮凝沉淀機構連通,所述好氧曝氣機構通過(guò)另一個(gè)所述電磁連通管與所述生物降解機構連通,所述格柵機設置于所述電絮凝沉淀機構的內部,所述疊螺機的輸入端與所述格柵機的輸出端連通,并位于所述格柵機的一側。

    其中,所述電絮凝沉淀機構包括電絮凝倉、支板、鐵板、鋁板和升降組件,所述升降組件設置于所述電絮凝倉的一側,所述支板設置于所述升降組件的一側,所述鐵板與所述支板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支板的下端,所述鋁板與所述支板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支板的下端。

    其中,所述電絮凝沉淀機構還包括轉盤(pán)、電機架、驅動(dòng)電機、聯(lián)軸桿和絞龍,所述轉盤(pán)與所述支板轉動(dòng)連接,并嵌于所述支板的內部,所述電機架與所述支板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支板的上端,所述驅動(dòng)電機與所述電機架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電機架的上端,且所述驅動(dòng)電機的輸出端貫穿所述電機架,所述聯(lián)軸桿的兩端分別與所述驅動(dòng)電機的輸出端和所述轉盤(pán)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驅動(dòng)電機和所述轉盤(pán)之間,所述絞龍與所述轉盤(pán)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轉盤(pán)的下端。

    其中,所述生物降解機構包括生物降解倉、高壓噴管、支管、小型電磁閥、控藥組件和藥倉,所述生物降解倉通過(guò)所述電磁連通管與所述電絮凝倉連通,所述高壓噴管與所述生物降解倉連通,并位于所述生物降解倉的一側,所述支管與所述高壓噴管連通,并位于所述高壓噴管的外表壁,所述小型電磁閥與所述支管連通,并位于所述支管遠離所述高壓噴管的一端,所述控藥組件與所述高壓噴管連通,并位于所述高壓噴管的上端,所述藥倉與所述控藥組件連通,并位于所述控藥組件的上端。

    其中,所述控藥組件包括筒體、第一電磁蝶閥和第二電磁蝶閥,所述第一電磁蝶閥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筒體和所述高壓噴管連通,并位于所述筒體和所述高壓噴管之間,所述第二電磁蝶閥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筒體和所述藥倉連通,并位于所述筒體和所述藥倉之間。

    其中,所述好氧曝氣機構包括好氧曝氣倉、曝氣管、曝氣風(fēng)機和曝氣輸出架,所述曝氣風(fēng)機設置于所述好氧曝氣倉的一側,所述曝氣輸出架與所述好氧曝氣倉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好氧曝氣倉的內部,所述曝氣管的一端與所述曝氣風(fēng)機的輸出端連通,并位于所述曝氣風(fēng)機的一側,所述曝氣管的另一端與所述曝氣輸出架連通,并位于所述曝氣輸出架的外表壁。

    其中,所述曝氣輸出架包括主管體、分流管和連接管,所述主管體與所述好氧曝氣倉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好氧曝氣倉的內部,所述分流管的數量為多根,每根所述分流管分別與所述主管體連通,并分別位于所述主管體的外表壁,所述連接管的兩端分別與所述主管體和所述曝氣管連通,并位于所述主管體和所述曝氣管之間。

    其中,每個(gè)所述電磁連通管包括第一管體、第二管體和電磁閥本體,所述電磁閥本體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管體和所述第二管體連通,并分別位于所述第一管體和所述第二管體之間。

    本發(fā)明的一種電池廢水有機物的復合降解系統,通過(guò)所述電絮凝沉淀機構對廢水進(jìn)行電解沉降,廢水經(jīng)過(guò)電極氧化而發(fā)生絮體破裂和細胞破解,釋放間隙水和結合水,使得廢水中污泥絮體顆粒粒徑下降,并可消除陽(yáng)極釋放的凝結劑,在電絮凝過(guò)程中鐵離子不斷釋放,溶解速率加快,使得在廢水中形成Fe(OH)3Fe(OH)2,形成的Fe(OH)3Fe(OH)2具有吸附能力和電絮凝沉淀作用,使得污泥脫水性能增強,在進(jìn)行電絮凝沉淀后,將除沉后的廢水排入至所述生物降解機構之中,向所述生物降解機構之中添加假單細胞菌劑,并反應3648h,在反應完成后將其廢水通入至所述好氧曝氣機構之中,通過(guò)所述好氧曝氣機構向廢水內部強制通入空氣,使得廢水與空氣接觸充氧,加快空氣中的氧氣向液體中轉移,達到強制增氧的目的,對污水中的有機物進(jìn)行氧化分解,通過(guò)以上結構的設置,以此進(jìn)行電絮凝、生物降解和曝氣增氧的方式對廢水進(jìn)行處理,可以大幅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同時(shí)降低廢水中COD的含量,以此達到廢水的排放標準,達到保護環(huán)境降低對人體危害的目的。

    發(fā)明人:仝輝;魏洋;李志榮;袁香;徐建功;張子種

    相關(guān)推薦
    項目深度追蹤
    數據獨家提供
    服務(wù)開(kāi)通便捷 >
    2020精品极品国产色在线观看|亚洲午夜高清国产拍|久久免费国产精品|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无码伊人久久大杳焦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