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wǎng) >> 技術(shù)轉移 >> 正文

    低能耗、低碳源投加高氨氮廢水處理技術(shù)

    發(fā)布時(shí)間:2024-2-10 8:32:00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wǎng)

    公布日:2023.03.07

    申請日:2022.09.07

    分類(lèi)號:C02F9/00(2023.01)I;C02F3/34(2023.01)I;C02F3/30(2023.01)I;C02F3/12(2023.01)I;C02F101/16(2006.01)N;C02F101/30(2006.01)N;C02F103/06(2006.01)N;

    C02F103/20(2006.01)N;C02F103/22(2006.01)N;C02F103/24(2006.01)N

    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kāi)了一種低能耗、低碳源投加的高氨氮廢水處理工藝及系統,所述工藝包括以下步驟:S1、預處理階段;高濃度氨氮廢水首先進(jìn)行反硝化和短程反硝化反應;S2、主反應階段;廢水進(jìn)行短程硝化反應、厭氧氨氧化反應、短程反硝化反應和有機物降解;S3、穩定出水階段;廢水中剩余氨氮和亞硝態(tài)氮被氧化成硝態(tài)氮,同時(shí)利用聚磷菌進(jìn)行好氧吸磷反應。本發(fā)明工藝采用多段工藝組合、精準控制、高固體負荷固液分離濃縮技術(shù)、高倍率氣力提升內外回流循環(huán)技術(shù)使之不但集傳統A2/O、SBR、氧化溝和MBR優(yōu)勢于一體,還具備這些工藝難于實(shí)現的同步短程硝化反硝化、短程反硝化、厭氧氨氧化功能,具有抗沖擊負荷強,運行成本低、占地面積小的優(yōu)點(diǎn)。

    1.jpg

    權利要求書(shū)

    1.一種低能耗、低碳源投加的高氨氮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S1、預處理階段:S1-1、高濃度氨氮廢水首先從一段選擇池進(jìn)入到一段缺氧池中進(jìn)行反硝化和短程反硝化反應;S1-2、經(jīng)步驟S1-1處理后的廢水進(jìn)入到一段厭氧池中,在厭氧條件下利用聚磷菌對廢水中的有機物進(jìn)行快速降解和吸收;S1-3、經(jīng)步驟S1-2處理后的廢水進(jìn)入到一段好氧池A區,進(jìn)行進(jìn)一步的有機物降解、好氧條件下對磷的吸收和短程硝化反應積累亞硝態(tài)氮;S1-4、經(jīng)步驟S1-3處理后的廢水進(jìn)入到一段好氧池B區,抑制亞硝酸鹽氧化菌的生長(cháng),使水中的氨氮在一段好氧池B區只發(fā)生亞硝化反應和進(jìn)一步有機物降解反應,累積后續反應所需的厭氧氨氧化基質(zhì)——亞硝酸鹽氮;S2、主反應階段:S2-1、經(jīng)步驟S1-4處理后的廢水先進(jìn)入到二段選擇池中然后再輸送到二段好氧池中,廢水在二段好氧池中主要進(jìn)行短程硝化反應、厭氧氨氧化反應以及部分短程反硝化反應和有機物降解;S2-2、經(jīng)步驟S2-1處理后的廢水進(jìn)入二段缺氧池中,廢水在二段缺氧池中主要進(jìn)行短程反硝化反應、厭氧氨氧化反應以及部分反硝化反應;S2-3、經(jīng)步驟S2-2處理后的廢水進(jìn)入二段沉淀池中,利用固液分離濃縮裝置將二段沉淀池底部污泥濃縮至含固率12-20g/L;S3、穩定出水階段:S3-1、經(jīng)步驟S2-3處理后的廢水進(jìn)入三段好氧池中,廢水中剩余的有機物在三段好氧池中進(jìn)一步被降解,廢水中剩余的少量氨氮和亞硝態(tài)氮被氧化成硝態(tài)氮,同時(shí)聚磷菌在三段好氧池中進(jìn)行好氧吸磷反應;控制三段好氧池內廢水的溶解氧濃度為2-3mg/L;S3-2、經(jīng)步驟S3-1處理后的廢水進(jìn)入三段沉淀池中,利用固液分離濃縮裝置將三段沉淀池底部污泥濃縮至含固率12-20g/L;處理后的廢水從三段沉淀池中穩定排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低能耗、低碳源投加的高氨氮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S1-3中,控制一段好氧池A區內處理后的廢水中C/N比小于0.7。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低能耗、低碳源投加的高氨氮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S1-4中,控制一段好氧池B區內的廢水中溶解氧濃度為0.5-0.7mg/L,pH7.5-8.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低能耗、低碳源投加的高氨氮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S2-1中,控制二段好氧池中溶解氧濃度為0.4-0.6mg/LPH7.5-8.0,步驟S2-2中,控制二段缺氧池中的溶解氧濃度為0.3-0.5mg/L,PH7.5-8.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低能耗、低碳源投加的高氨氮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S1-1中,利用步驟S2-3所述二段沉淀池截留濃縮后的污泥以及步驟S1-4所述一段好氧池B區末端回流的硝化液回流至所述一段選擇池中與所述一段選擇池中的高濃度氨氮廢水一同進(jìn)入到所述一段缺氧池中。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低能耗、低碳源投加的高氨氮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S2-1中,利用步驟S2-3二段沉淀池中截留濃縮后的污泥回流至所述二段選擇池中然后與所述二段選擇池中的廢水一同進(jìn)入到所述二段好氧池中。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低能耗、低碳源投加的高氨氮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S3-1中,廢水進(jìn)入所述三段好氧池前,先利用步驟S3-2三段沉淀池截留濃縮后的污泥與廢水混合后再進(jìn)入所述三段好氧池中。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低能耗、低碳源投加的高氨氮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段選擇池、所述一段缺氧池、所述一段厭氧池、所述二段選擇池、所述二段好氧池以及所述二段缺氧池中均具有曝氣攪拌器。

    9.一種低能耗、低碳源投加的高氨氮廢水處理系統,可應用于權利要求1-8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低能耗、低碳源投加的高氨氮廢水處理工藝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包括預處理機構(991)、主反應機構(992)以及末段穩定處理機構(993);所述預處理機構(991)包括依次設置的一段選擇池(1)、一段缺氧池(2)、一段厭氧池(3)、一段好氧池A(6)、一段好氧池B(7);所述一段選擇池(1)與所述一段缺氧池(2)相連通,所述一段缺氧池(2)與所述一段厭氧池(3)相連通;所述一段好氧池B(7)與所述一段選擇池(1)之間相連通設有一段硝化液回流渠(17);所述一段厭氧池(3)與所述一段好氧池A(6)之間設有一段好氧池進(jìn)水氣提區(4)和一段好氧池回流氣提區(5);所述一段厭氧池(3)與所述一段好氧池進(jìn)水氣提區(4)的輸入端相連通,所述一段好氧池進(jìn)水氣提區(4)的輸出端與所述一段好氧池A(6)相連通,所述一段好氧池回流氣提區(5)的輸出端與所述一段好氧池A(6)相連通,所述一段好氧池回流氣提區(5)的輸入端與所述一段硝化液回流渠(17)相連通;所述一段好氧池進(jìn)水氣提區(4)內設有第一氣提裝置(41),所述第一氣提裝置(41)的供氣管上具有第一氣提氣體控制閥(42),所述一段好氧池回流氣提區(5)內設有第二氣提裝置(51),所述第二氣提裝置(51)的供氣管上具有第二氣提氣體控制閥(52);所述一段選擇池(1)內底部設有第一曝氣攪拌器(11),所述第一曝氣攪拌器(11)的供氣管上具有第一曝氣攪拌氣體控制閥(12),所述一段缺氧池(2)內底部設有第二曝氣攪拌器(21),所述第二曝氣攪拌器(21)的供氣管上具有第二曝氣攪拌氣體控制閥(22),所述一段厭氧池(3)內底部設有第三曝氣攪拌器(31),所述第三曝氣攪拌器(31)的供氣管上具有第三曝氣攪拌氣體控制閥(32);所述一段好氧池A(6)內底部設有第一曝氣裝置(61),所述第一曝氣裝置(61)的供氣管上具有第一曝氣氣體控制閥(62),所述一段好氧池B(7)內底部設有第二曝氣裝置(71),所述第二曝氣裝置(71)的供氣管上具有第一曝氣氣體控制閥(72);所述主反應機構(992)包括依次設置的二段選擇池(8)、二段好氧池(110),二段缺氧池(120)、二段沉淀池(130);所述二段選擇池(8)內底部設有第四曝氣攪拌器(81),所述第四曝氣攪拌器(81)的供氣管上具有第四曝氣攪拌氣體控制閥(82);所述二段好氧池(110)內設有第五曝氣攪拌器(111),所述第五曝氣攪拌器(111)的供氣管上具有第五曝氣攪拌氣體控制閥(112);所述二段缺氧池(120)內設有第六曝氣攪拌器(121),所述第六曝氣攪拌器(121)的供氣管上具有第六曝氣攪拌氣體控制閥(122);所述二段沉淀池(130)中設有第一固液分離濃縮裝置(131)以及第一曝氣吹掃裝置(132),所述第一曝氣吹掃裝置(132)的供氣管上具有第一吹掃氣體控制閥(133);所述一段好氧池B(7)與所述二段選擇池(8)相連通,所述二段好氧池(110)與所述二段缺氧池(120)相連通,所述二段缺氧池(120)與所述二段沉淀池(130)相連通;所述二段選擇池(8)與所述二段好氧池(110)之間設有二段好氧池進(jìn)水氣提區(9)和二段好氧池回流氣提區(100);所述二段好氧池進(jìn)水氣提區(9)內設有第三氣提裝置(91),所述第三氣提裝置(91)的供氣管上具有第三氣提氣體控制閥(92),所述二段好氧池回流氣提區(100)設有第四氣提裝置(101),所述第四氣提裝置(101)的供氣管上具有第四氣提氣體控制閥(102);所述二段選擇池(8)與所述二段好氧池進(jìn)水氣提區(9)的輸入端相連通,所述二段好氧池進(jìn)水氣提區(9)的輸出端與所述二段好氧池(110)相連通,所述二段好氧池回流氣提區(100)的輸出端與所述二段好氧池(110)相連通;所述二段沉淀池(130)中設有第五氣提裝置(134),所述第五氣提裝置(134)通過(guò)優(yōu)勢菌種回流管(19)分別與所述一段選擇池(1)、一段好氧池B(7)以及二段選擇池(8)相連通,所述第五氣提裝置(134)的供氣管上具有第五氣提氣體控制閥(135);所述優(yōu)勢菌種回流管(19)位于所述一段選擇池(1)、所述一段好氧池B(7)以及所述二段選擇池(8)的輸出管上分別具有第一回流控制閥(13)、第二回流控制閥(73)以及第三回流控制閥(83);所述二段好氧池回流氣提區(100)的輸入端與所述二段缺氧池(120)之間相連通設有厭氧氨氧化內回流渠(18);所述末段穩定處理機構(993)包括依次設置的三段好氧池進(jìn)水氣提區(140)、三段好氧池(150)、三段沉淀池(160);所述三段沉淀池(160)內設有第二固液分離濃縮裝置(161),所述三段沉淀池(160)內設有第二曝氣吹掃裝置(162),所述第二曝氣吹掃裝置(162)的供氣管上具有第二吹掃氣體控制閥(163);所述三段好氧池(150)內設有第三曝氣裝置(151),所述第三曝氣裝置(151)的供氣管上具有第三曝氣氣體控制閥(152);所述三段好氧池進(jìn)水氣提區(140)內設有第六氣提裝置(141),所述第六氣提裝置(141)的供氣管上具有第六氣提氣體控制閥(142);所述二段沉淀池(130)與所述三段好氧池進(jìn)水氣提區(140)的輸入端相連通,所述三段好氧池進(jìn)水氣提區(140)的輸出端與所述三段好氧池(150)相連通,所述三段好氧池(150)與所述三段沉淀池(160)相連通;所述三段沉淀池(160)中設有第七氣提裝置(164),所述第七氣提裝置(164)通過(guò)好氧菌種回流管(20)分別與所述三段好氧池(150)以及一段好氧池A(6)相連通,所述第七氣提裝置(164)的供氣管上具有第七氣提氣體控制閥(165);所述好氧菌種回流管(20)位于所述一段好氧池A(6)以及所述三段好氧池(150)的輸出管上分別具有第四回流控制閥(63)和第五回流控制閥(153)。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低能耗、低碳源投加的高氨氮廢水處理工藝,該脫氮處理工藝運行費用低、占地面積小且不對環(huán)境產(chǎn)生二次污染。

    為實(shí)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shù)方案:

    一種低能耗、低碳源投加的高氨氮廢水處理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S1、預處理階段:

    S1-1、高濃度氨氮廢水首先從一段選擇池進(jìn)入到一段缺氧池中進(jìn)行反硝化和短程反硝化反應;

    S1-2、經(jīng)步驟S1-1處理后的廢水進(jìn)入到一段厭氧池中,在厭氧條件下利用聚磷菌對廢水中的有機物進(jìn)行快速降解和吸收;

    S1-3、經(jīng)步驟S1-2處理后的廢水進(jìn)入到一段好氧池A區,進(jìn)行進(jìn)一步的有機物降解、好氧條件下對磷的吸收和短程硝化反應積累亞硝態(tài)氮;

    S1-4、經(jīng)步驟S1-3處理后的廢水進(jìn)入到一段好氧池B區,抑制亞硝酸鹽氧化菌的生長(cháng),使水中的氨氮在一段好氧池B區只發(fā)生亞硝化反應和進(jìn)一步有機物降解反應,累積后續反應所需的厭氧氨氧化基質(zhì)——亞硝酸鹽氮;

    說(shuō)明:將一段缺氧池前置在一段厭氧池前面,有利于優(yōu)先滿(mǎn)足反硝化和厭氧釋磷對碳源需求,強化系統的脫氮產(chǎn)堿需求,可使所有的回流污泥全部經(jīng)過(guò)完整的厭氧釋磷與好氧吸磷過(guò)程,具有“群體效應”,提高處理系統的除磷能力和降低有機物降解的需氧量。

    S2、主反應階段:

    S2-1、經(jīng)步驟S1-4處理后的廢水先進(jìn)入到二段選擇池中然后再輸送到二段好氧池中,廢水在二段好氧池中主要進(jìn)行短程硝化反應、厭氧氨氧化反應以及部分短程反硝化反應和有機物降解;

    S2-2、經(jīng)步驟S2-1處理后的廢水進(jìn)入二段缺氧池中,廢水在二段缺氧池中主要進(jìn)行短程反硝化反應、厭氧氨氧化反應以及部分反硝化反應;

    S2-3、經(jīng)步驟S2-2處理后的廢水進(jìn)入二段沉淀池中,利用固液分離濃縮裝置將二段沉淀池底部污泥濃縮至含固率12-20g/L,有效截留泥水混合物中的亞硝化菌(AOB)、厭氧氨氧化菌(AnAOB)、短程反硝化菌,利用氣提裝置將截留的優(yōu)勢菌提升回流至一段選擇池、一段好氧池B區和二段選擇池中,以保持預處理階段和主反應階段較高的優(yōu)勢菌群濃度,從而保障氨氮和TN的去除效果;

    S3、穩定出水階段:

    S3-1、經(jīng)步驟S2-3處理后的廢水進(jìn)入三段好氧池中,廢水中剩余的有機物在三段好氧池中進(jìn)一步被降解,廢水中剩余的少量氨氮和亞硝態(tài)氮被氧化成硝態(tài)氮,同時(shí)聚磷菌在三段好氧池中進(jìn)行好氧吸磷反應;

    控制三段好氧池內廢水的溶解氧濃度為2-3mg/L;

    S3-2、經(jīng)步驟S3-1處理后的廢水進(jìn)入三段沉淀池中,利用固液分離濃縮裝置將三段沉淀池底部污泥濃縮至含固率12-20g/L,有效截留三段沉淀池中的污泥并利用氣提裝置將被截留的含有好氧菌的活性污泥回流至一段好氧池A區以及三段好氧池中,以維持這兩個(gè)好氧區有機物降解好氧菌菌群濃度,從而以提高其好氧池反應速率;

    處理后的廢水從三段沉淀池中穩定排出。

    優(yōu)選地,步驟S1-3中,控制一段好氧池A區內處理后的廢水中C/N比小于0.7。

    優(yōu)選地,步驟S1-4中,控制一段好氧池B區內的廢水中溶解氧濃度0.5-0.7mg/L,pH7.5-8.0。

    說(shuō)明:控制一段好氧池B區內的廢水中溶解氧以及pH值是為了抑制亞硝酸鹽氧化菌的生長(cháng),使水中的氨氮在一段好氧池B區只發(fā)生亞硝化反應和進(jìn)一步有機物降解反應,累積后續反應所需的厭氧氨氧化基質(zhì)——亞硝酸鹽氮,使亞硝化菌(AOB)成為優(yōu)勢菌從而實(shí)現亞硝酸鹽氮的富集。

    優(yōu)選地,步驟S2-1中,控制二段好氧池中溶解氧濃度為0.4-0.6mg/LPH7.5-8.0,步驟S2-2中,控制二段缺氧池中的溶解氧濃度為0.3-0.5mg/L,PH7.5-8.0。

    優(yōu)選地,步驟S1-1中,利用步驟S2-3二段沉淀池截留濃縮后的污泥以及步驟S1-4一段好氧池B區末端回流的硝化液回流至一段選擇池中與一段選擇池中的高濃度氨氮廢水一同進(jìn)入到一段缺氧池中。

    優(yōu)選地,步驟S2-1中,利用步驟S2-3二段沉淀池中截留濃縮后的污泥回流至二段選擇池中然后與二段選擇池中的廢水一同進(jìn)入到二段好氧池中。

    說(shuō)明:利用步驟S2-3二段沉淀池中截留濃縮后的污泥回流至二段選擇池中然后與二段選擇池中的廢水一同進(jìn)入到二段好氧池中,以維持主反應階段的高濃度亞硝化菌(AOB)、短程反硝化菌、厭氧氨氧化菌菌群濃度,提高主反應階段厭氧氨氧化脫氮速率。

    優(yōu)選地,步驟S3-1中,廢水進(jìn)入三段好氧池前,先利用步驟S3-2三段沉淀池截留濃縮后的污泥與廢水混合后再進(jìn)入三段好氧池中。

    說(shuō)明:廢水進(jìn)入三段好氧池前,先利用步驟S3-2三段沉淀池截留濃縮后的污泥與廢水混合后再進(jìn)入三段好氧池中,以維持穩定出水階段中三段好氧池內高濃度異養好氧菌菌群,提高三段好氧池對有機物的去除速率。

    優(yōu)選地,一段選擇池、一段缺氧池、一段厭氧池、二段選擇池、二段好氧池以及二段缺氧池中均具有曝氣攪拌器。

    優(yōu)選地,一種低能耗、低碳源投加的高氨氮廢水處理系統,可應用于上述的一種低能耗、低碳源投加的高氨氮廢水處理工藝中,系統包括預處理機構、主反應機構以及末段穩定處理機構;

    預處理機構包括依次設置的一段選擇池、一段缺氧池、一段厭氧池、一段好氧池A區、一段好氧池B區;

    一段選擇池與一段缺氧池相連通,一段缺氧池與一段厭氧池相連通;

    一段好氧池B區與一段選擇池之間相連通設有一段硝化液回流渠;

    一段厭氧池與所述一段好氧池A區之間設有一段好氧池進(jìn)水氣提區和一段好氧池回流氣提區;

    一段厭氧池與一段好氧池進(jìn)水氣提區的輸入端相連通,一段好氧池進(jìn)水氣提區的輸出端與一段好氧池A區相連通,一段好氧池回流氣提區的輸出端與一段好氧池A區相連通,一段好氧池回流氣提區的輸入端與一段硝化液回流渠相連通;

    一段好氧池進(jìn)水氣提區內設有第一氣提裝置,第一氣提裝置的供氣管上具有第一氣提氣體控制閥,一段好氧池回流氣提區內設有第二氣提裝置,第二氣提裝置的供氣管上具有第二氣提氣體控制閥;

    一段選擇池內底部設有第一曝氣攪拌器,第一曝氣攪拌器的供氣管上具有第一曝氣攪拌氣體控制閥,一段缺氧池內底部設有第二曝氣攪拌器,第二曝氣攪拌器的供氣管上具有第二曝氣攪拌氣體控制閥,一段厭氧池內底部設有第三曝氣攪拌器,第三曝氣攪拌器的供氣管上具有第三曝氣攪拌氣體控制閥;

    一段好氧池A區內底部設有第一曝氣裝置,第一曝氣裝置的供氣管上具有第一曝氣氣體控制閥,一段好氧池B區內底部設有第二曝氣裝置,第二曝氣裝置的供氣管上具有第一曝氣氣體控制閥;

    主反應機構包括依次設置的二段選擇池、二段好氧池,二段缺氧池、二段沉淀池;

    二段選擇池內底部設有第四曝氣攪拌器,第四曝氣攪拌器的供氣管上具有第四曝氣攪拌氣體控制閥;

    二段好氧池內設有第五曝氣攪拌器,第五曝氣攪拌器的供氣管上具有第五曝氣攪拌氣體控制閥;

    二段缺氧池內設有第六曝氣攪拌器,第六曝氣攪拌器的供氣管上具有第六曝氣攪拌氣體控制閥;

    二段沉淀池中設有第一固液分離濃縮裝置以及第一曝氣吹掃裝置,第一曝氣吹掃裝置的供氣管上具有第一吹掃氣體控制閥;

    一段好氧池B區與二段選擇池相連通,二段好氧池與二段缺氧池相連通,二段缺氧池與二段沉淀池相連通;

    二段選擇池與二段好氧池之間設有二段好氧池進(jìn)水氣提區和二段好氧池回流氣提區;

    二段好氧池進(jìn)水氣提區內設有第三氣提裝置,第三氣提裝置的供氣管上具有第三氣提氣體控制閥,二段好氧池回流氣提區設有第四氣提裝置,第四氣提裝置的供氣管上具有第四氣提氣體控制閥;

    二段選擇池與二段好氧池進(jìn)水氣提區的輸入端相連通,二段好氧池進(jìn)水氣提區的輸出端與二段好氧池相連通,二段好氧池回流氣提區的輸出端與二段好氧池相連通;

    二段沉淀池中設有第五氣提裝置,第五氣提裝置通過(guò)優(yōu)勢菌種回流管分別與一段選擇池、一段好氧池B區以及二段選擇池相連通,第五氣提裝置的供氣管上具有第五氣提氣體控制閥;

    優(yōu)勢菌種回流管位于一段選擇池、一段好氧池B區以及二段選擇池的輸出管上分別具有第一回流控制閥、第二回流控制閥以及第三回流控制閥;

    二段好氧池回流氣提區的輸入端與二段缺氧池之間相連通設有厭氧氨氧化內回流渠;

    末段穩定處理機構包括依次設置的三段好氧池進(jìn)水氣提區、三段好氧池、三段沉淀池;

    三段沉淀池內設有第二固液分離濃縮裝置,三段沉淀池內設有第二曝氣吹掃裝置,第二曝氣吹掃裝置的供氣管上具有第二吹掃氣體控制閥;

    三段好氧池內設有第三曝氣裝置,第三曝氣裝置的供氣管上具有第三曝氣氣體控制閥;

    三段好氧池進(jìn)水氣提區內設有第六氣提裝置,第六氣提裝置的供氣管上具有第六氣提氣體控制閥;

    二段沉淀池與三段好氧池進(jìn)水氣提區的輸入端相連通,三段好氧池進(jìn)水氣提區的輸出端與三段好氧池相連通,三段好氧池與三段沉淀池相連通;

    三段沉淀池中設有第七氣提裝置,第七氣提裝置通過(guò)好氧菌種回流管分別與三段好氧池以及一段好氧池A區相連通,第七氣提裝置的供氣管上具有第七氣提氣體控制閥;

    好氧菌種回流管位于一段好氧池A區以及三段好氧池的輸出管上分別具有第四回流控制閥和第五回流控制閥。

    與現有技術(shù)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fā)明中整個(gè)系統對來(lái)水的負荷沖擊、水質(zhì)沖擊具有良好的適應性,即便厭氧氨氧化反應在突發(fā)情況下被沖擊抑制,仍有能耗較低、運行費用較低和占地面積較小的短程硝化反硝化作為保障,且厭氧氨氧化反應受沖擊抑制后恢復快,可保障系統出水穩定達標;

    2、本發(fā)明高氨氮廢水處理工藝在多段工藝組合的基礎上,融合精準控制、高固體負荷固液分離濃縮技術(shù)、高倍率氣力提升內外回流循環(huán)技術(shù),使之集傳統A2/O、SBR、氧化溝和MBR的優(yōu)勢于一體,并可實(shí)現這些工藝難于實(shí)現的同步短程硝化反硝化、短程反硝化、厭氧氨氧化功能,大大降低高氨氮廢水處理的能耗、藥耗、運行成本和占地面積;

    3、本發(fā)明處理工藝采取大比例回流的氣力提升回流循環(huán)技術(shù)可使該處理工藝具備類(lèi)似氧化溝的特性,在實(shí)現為好氧池充氧的同時(shí),讓整段生化池處于完全混合狀態(tài)而獲得良好的處理效果,且不需要額外設置硝化液回流泵,大幅降低能耗;高固體負荷固液分離濃縮技術(shù)和高倍率氣力提升內外回流循環(huán)技術(shù)的融合應用保障各段生化反應區的污泥濃度可像MBR一樣高達8-10g/L,使各功能區因菌群濃度提高而體積負荷提升和污泥負荷降低,從而增強了生化系統抗沖擊能力,減小了占地面積。同時(shí)還可根據進(jìn)水水質(zhì)和水量的變化需求合理調整各區域進(jìn)氣量和進(jìn)氣時(shí)長(cháng),從而對各功能區和段進(jìn)行合理的二次分配,使其具備SBR靈活調節的優(yōu)點(diǎn)。

    4、在同一進(jìn)水(高污染高濃度氨氮廢水)和出水條件下,本發(fā)明的BM-AAO工藝的占地面積僅為傳統活性污泥法的40%,碳源投加節省100%,能耗節省60%,污泥產(chǎn)量低80%,可為鋼鐵、化肥、無(wú)機化工、煤化工、鐵合金、玻璃制造、垃圾滲濾液、皮革、肉類(lèi)加工、畜禽養殖等高污染高濃度廢水處理節省可觀(guān)的運行費用和占地面積,解決這些行業(yè)廢水處理系統用地緊張和運行費用高的難題。

    (發(fā)明人:呂路;李宗麗;李壯壯;馬亞朋;劉國召;張純鋼)

    相關(guān)推薦
    項目深度追蹤
    數據獨家提供
    服務(wù)開(kāi)通便捷 >
    2020精品极品国产色在线观看|亚洲午夜高清国产拍|久久免费国产精品|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无码伊人久久大杳焦中文